AI搜索累計解答了位高考生的升學(xué)問題

咨詢時間: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頁> 考培資訊> 托福> 口語> 托?谡Z常見問題之六大易錯語法

托?谡Z常見問題之六大易錯語法

關(guān)鍵字  托福 托?谡Z 托?荚 托福培訓(xùn)
2014-01-03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 閱讀量: 手機閱讀

導(dǎo)讀

雖然中國考生學(xué)習(xí)英語的時候,最注重的就是語法,但是畢竟不是母語,在托?谡Z考試過程中,終歸會犯一些語法錯誤。本文列舉了托?谡Z考試中的六個語法錯誤,是考生在考試中常有的語法錯誤。

雖然中國考生學(xué)習(xí)英語的時候,最注重的就是語法,但是畢竟不是母語,在托?谡Z考試過程中,終歸會犯一些語法錯誤。本文列舉了托?谡Z考試中的六個語法錯誤,是考生在考試中常有的語法錯誤。

托?谡Z易錯的六大語法之時態(tài)

時態(tài)錯誤可以算語法錯誤中最低級而又最不易發(fā)現(xiàn)的兩種了。它的低級是因為時態(tài)是所有考生在筆頭上都已掌握的很好;但一轉(zhuǎn)到口頭上,就很難保持了。請看以下的例子:

Part I問題:Why did you choose to study that subject?針對這個問題,可能你的口語老師會教你用"the reason why I…is that…"這個句型來回答。但所有考生在第一次作答時,基本上都會忽略所提出問題的時態(tài),而在作答時用一般現(xiàn)在時來回答:The reason why I choose to study this subject is that I am interested in learning it at that time。很顯然,正確的回答應(yīng)該把句中的choose變?yōu)閏hose,is變?yōu)閣as,am也要相應(yīng)的變成was: 如:The reason why I chose to study this subject was that I wa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it at that time.

托?谡Z易錯的六大語法之there be句型

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要歸罪于現(xiàn)在完成時的there be句型,如There has been a big change in my hometown.有許多考生在記住這個句子之后在想表示"有"這個謂語動詞的時候都,往往會把there be與have/has同時出現(xiàn)在一句話中,而句子的含義并非想表達現(xiàn)在完成時。如:There have many wild animals in my country. 而正確的說法為There are many wild animals in my country.或My country has many wild animals.

托?谡Z易錯的六大語法之比較級

在形容詞變比較級與最高級時,只有三個音節(jié)以上(含三個音節(jié))的形容詞才需要加more或the most,其他的形容詞都是直接加er或者去y變ier的規(guī)則變化,但是有的考生在作答時極易忽略該形容詞是否規(guī)則變化,而想當然的再三音節(jié)以下的形容詞前加more或the most。如:It's more easy for me to find a job with this major. 而正確的說法為:It's easier for me to find a job with this major.

推薦專家
姓名:周沖   電話:0574-8707 6033
電子郵箱:jackzhou@shinyway
所在地點:寧波海曙冷靜街8號銀億時代廣場15樓(天封塔斜對面)
咨詢國家/地區(qū):null
   
【專業(yè)資歷】

新通外語北美考試中心主任。超過6年的出國留學(xué)考試培訓(xùn)經(jīng)驗雅思、新托福和SAT、SSAT等出國留學(xué)考試培訓(xùn)經(jīng)驗,擅長口語、寫作教學(xué)。授課方式輕松活潑,讓學(xué)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成績并通過自身豐富的人身閱歷引導(dǎo)學(xué)生不斷成長。

【成功案例】

1、朱同學(xué)高三申請美國大學(xué),經(jīng)過2個月的培訓(xùn)順利通過雅思考試,口語從5分提高到6分2、楊同學(xué)高二申請澳洲大學(xué),經(jīng)過暑期的培訓(xùn)順利通過雅思考試,口語從3.5提高到5分3、王同學(xué)高三申請美國名校,已在美國讀一年高中,暑假期間回寧波參加新通新托福培訓(xùn)課程,口語成績從在美國考試取得的19分提高到27分4、詹同學(xué)新高一學(xué)生,申請美國高中名校,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培訓(xùn)口語從17分提高到26分5、沈同學(xué),初三畢業(yè)生,9月參加托福VIP學(xué)習(xí)半個月,首次考試口語取得24分6、鄒同學(xué),大二在讀,寒假參加一期托福培訓(xùn)課程,首次考試口語取得27分

托?谡Z易錯的六大語法之ing與ed

你可能可以熟練的背出"ing是形容一件事或一種東西,ed是形容人"這一口訣,但是你敢肯定自己在作答中不會犯這種錯誤碼?看以下及組形容詞:interesting與interested;exciting與excited;surprising與surprised。什么叫形容人?基本上來講,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無非以下兩種:a. somebody+be動詞+以ed結(jié)尾的形容詞+介詞+something如:I'm surprised about this piece of news. b. something make(s) somebody+以ed結(jié)尾的形容詞如:This piece of news makes me surprised. 什么叫形容一件事或一種東西?也就是:a. something + be動詞 + 以ing結(jié)尾的形容詞 如:This piece of news is surprising. b.以ing結(jié)尾的形容詞 + 名詞 如This is a surprising piece of news.

托福口語易錯的六大語法之動詞短語忽略成分

有些動詞短語的搭配是固定的,只有把短語完整的說全的情況下才可以接之后的名詞,但許多考生很容易忽視這一點。如:listen to, go to, look forward to, pay attention to等等。所以我們要在練習(xí)中盡可能的回憶當時學(xué)校課堂上所交的那些口訣,來確保每一個說出的動詞短語不會遺忘任何成分。

托?谡Z易錯的六大語法之情態(tài)動詞后不加動詞原形

有的考生會因為過度重視時態(tài)問題,如一味的想著整個作答都要基于某種時態(tài)而忽略情態(tài)動詞后要加動詞原形這一原則。如I thought the reason why I chose to study that subject was I could got a better job after learning that。而正確的說法則是I thought the reason why I chose to study that subject was I could get a better job after learning that.

上述就是托?谡Z考試中的六個語法錯誤的簡單概述,重點是希望引起大家對語法的重視,打好基礎(chǔ),做好基本功才是高分關(guān)鍵。

推薦:

       

  • 有疑問在線咨詢老師

    咨詢時間:0:00 ~ 24:00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詢時間:8:00 ~ 24:00

定制備考方案
留學(xué)快讀通道

課程推薦

更多課程+

新通為您定制更適合您的學(xué)習(xí)方案

想要獲取更多考試培訓(xùn)信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lián)系到距離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撥打新通教育咨詢熱線:400-618-8866;

2、點擊【立即咨詢】 ,我們會有課程老師為你解答考試難題;

3、完成以下表單,輕松預(yù)約,預(yù)約獲取定制學(xué)習(xí)方案的機會。

姓名
聯(lián)系電話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廣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漢
  • 蘇州
  • 太原
  • 濟南
  • 合肥
  • 天津
  • 鄭州
  • 長春
  • 寧波
  • 舟山
  • 溫州
  • 溫嶺
  • 成都
  • 重慶
  • 西安
  • 南昌
  • 廈門
  • 福州
學(xué)習(xí)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國際高中備考班
  • A-level
  • AP
馬上預(yù)約

定制學(xué)習(xí)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國際高中備考班
  • A-level
  • AP
獲取你的學(xué)習(xí)方案

*溫馨提示:新通承諾絕不泄露您的個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動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廣州
  • 杭州
  • 合肥
  • 濟南
  • 南昌
  • 南京
  • 寧波
  • 青島
  • 廈門
  • 上海
  • 深圳
  • 蘇州
  • 太原
  • 天津
  • 溫州
  • 武漢
  • 西安
  • 長春
  • 長沙
  • 鄭州
  • 重慶
  • 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