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文章的閱讀,老師們需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授予針對性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論。針對美國學生,或者中國語言能力很強的學霸型學生,可以采取先通讀文章,再做題的方式。
在每一次的SAT考試當中,必然會出現(xiàn)3篇長篇文章。很多學生不知道此種類型的文章應當如何處理。包括筆者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SAT的時候,對此也非常困惑。很多教科書中說“SAT長文章應當先看完文章再做題”,事實真是如此嗎?很多學生試了此種方法,卻收效甚微。那我們應當如何來處理此種類型的文章呢?
首先,必須要分析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的特點才能對這一類型的文章進行合理地安排做題策略。
美國學生的特點(部分中國語言能力很強的學霸型學生可歸納入美國學生中):
1)詞匯量廣
2)句子理解能力強
3)閱讀面廣,速度快。
中國學生的特點:
1)詞匯弱
2)句子理解能力弱
3)段落概括能力弱
4)文章記憶能力弱。
(中國學生的前兩點是基本功,第三點屬于技能,第四點是生理特點加技能。)
對于美國學生來說,詞匯廣,句子理解沒問題,文章一遍讀下來3分鐘左右,輕輕松松。但由于中國學生在第一第二點上比較弱,他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會出現(xiàn)模糊、不清晰的理解,而且甚至會出現(xiàn)錯誤與猜測性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學生進行全文的閱讀,此過程必將需要6分鐘乃至更長的時間進行,從而導致學生做題時間變得非常有限。另外,學生讀完之后未必會對文章有清晰的理解。
在段落概括方面,我們必須承認的是:中國學生對文章的段落如何展開是有清晰的理解的(筆者曾經(jīng)用SAT長篇的中文譯文測試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能準確概括出段意)。但是一旦學生基礎能力不夠,文章看得半懂不懂,就會導致文章很難概括。一旦文章段意概括不出來,必然不知道作者的主要思路是如何進行的,抓不住重點。段落看的越多,會讓學生迷失地越深。
在記憶力方面,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看生能很好的把握文章作者的思路,那么他就能有效的記憶文章的重點,順便可以記住一些細節(jié)的內(nèi)容。這對于沒有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只要有一定的練習量便能很快地提升這一部分的能力。對于普遍的中國學生而言,若前三點沒做好,那么必然理不清作者的主線,抓不住重點,最終記住的只是一些小細節(jié)。
所以,對于文章的閱讀,老師們需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授予針對性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論。針對美國學生,或者中國語言能力很強的學霸型學生,可以采取先通讀文章,再做題的方式。但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在進行長篇閱讀的時候,最好是進行分段閱讀,看一段,總結(jié)一段段意,做一段的題。
作者簡介:賴曉安,男,1985年7月8日生。現(xiàn)任職新通廣東分公司。
咨詢時間:0:00 ~ 24:00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
咨詢時間:8:00 ~ 24:00
根據(jù)您提供的信息
新通留學專業(yè)顧問將為您制定專屬選校方案
請保持手機暢通,注意接聽來電
想要獲取更多考試培訓信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lián)系到距離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撥打新通教育咨詢熱線:400-618-8866;
2、點擊【立即咨詢】 ,我們會有課程老師為你解答考試難題;
3、完成以下表單,輕松預約,預約獲取定制學習方案的機會。
*溫馨提示:新通承諾絕不泄露您的個人信息
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