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準備出國讀書的學生、家長來講,究竟是選擇國內(nèi),還是選擇國外去上大學,這確實是擺在學生、家長面前一個很現(xiàn)實又很重要的問題。近年來,留學逐漸發(fā)展成一種趨勢,國內(nèi)讀書和國外留學的差距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
1學習考試
若論學術水平,加拿大的好大學的確是很多,但只要自己有能力,真的是在哪都會發(fā)光。拋開學術不談,只考慮教學模式的話,不得不說,加拿大真的會略勝一籌。在國內(nèi),我們的學習是為了考試,可能平時都在無比安逸的狀態(tài)下度過,學期的前幾分之一根本就沒有學會任何東西,但是那又怎樣呢?只要臨考試之前突擊一下,背背答案,劃劃重點,照樣是可以低分飄過。但是在加拿大就不一樣了,加拿大學生的生活和我們之前想的那些大不相同。他們的確是不看重期末考試,因為期末考試所占的比例只是一小部分,而還有大部分來源于平時,各種test,presentation,essay,各種隨堂測驗,各種各種……,尤其適用于一到考試就發(fā)揮失常的小伙伴。
2時間安排
一天24小時,可是,對于這24小時,卻又有不同的意義。在國內(nèi),雖然也有豐富的課余生活,各種社團,學生會,部門什么都參加,可相信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前幾天圖個新鮮,新鮮感過去之后,大部分都會回歸到同一種頹廢生活,畢竟我們的高中太苦,“上了大學就解放了”成了我們最大的動力,終于到了大學,怎能不好好享受一下這份解放。于是除了每日的正常上課(甚至連課都不去上),大部分的時間是lol或者是追劇,一天24小時總是覺得那么的漫長。但是只要一大加拿大,生活總是處于一種緊張的忙碌中。初到的那段日子,由于還不熟悉,需要想辦法參加各種活動,進入社團俱樂部,到處去旅行,以此來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和歸屬感。但是時間久了,發(fā)現(xiàn)學生的日常生活并沒有發(fā)生什么改變,依舊是參加各種活動,準備各種作業(yè)考試,平時還會在小伙伴們的帶動下健身,一天24小時總覺得不夠用,恨不得48小時才好。
3思維創(chuàng)新
在國內(nèi)讀書,雖然我們一直在倡導素質(zhì)教育,并且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是卻依然沒有擺脫固有的教育模式。在高中的時候,就是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背,本來以為到了大學會好點,畢竟沒有了求學壓力,課堂教學會豐富一點。但是沒想到的是,大學的課堂并沒有發(fā)生什么改變,最常見的上課模式是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玩手機,臨到下課拍下老師的ppt,然后坐等考試前劃重點,背過,然后就萬事大吉。如果到了發(fā)言環(huán)節(jié),臺下確實鴉雀無聲,最尷尬的只能是臺上的老師:“anybody?”“somebody?”“nobody。”而國外的教育,確是真真的考察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課堂上互動很多,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小組討論,鼓勵腦洞大開。有時候可能為了完成一個話題需要翻遍圖書館,熬幾個通宵,然后總結(jié)出一份自己的觀點。即便是這樣,中國留學生在那些外國人的眼中依舊是“不愛發(fā)言”。
4就業(yè)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就業(yè)更難,難于蜀道,難于上青天。在國內(nèi),就業(yè)成了一個大問題,畢業(yè)生太多,而畢業(yè)生的個人素質(zhì)能力卻跟不上,眼高手低,工資低的不想去,而工資高的自己又沒有那個能力。于是就有了一批又一批的待業(yè)青年,就業(yè)問題只能是越來越嚴重。是不是出國留學回來就會好很多?額…那也不一定,海龜變成海帶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出國回來,更加的眼高手低,覺得自己有海外經(jīng)歷,可是怎知,現(xiàn)在有海外經(jīng)歷的太多了,最最重要的還是能力。
這樣看來,出國留學好像也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雖然出國的路可能會更加的難走,但正是因為這些歷練,才讓少不更事的我們,變得更加的強大?梢哉f,出國留學回來的人會自帶光環(huán),這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說國外的教育就真的是無懈可擊,而是說,有了這一番經(jīng)歷,無論是在為人處世,還是人生三觀上,都會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