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如何讀博
在美國,讀博很苦。十年寒窗,懸梁刺股,這樣的形容不夸張。普通美國人,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不立志搞研究當教授,不會輕易選擇這條路。
物以稀為貴,何況得來艱辛,戴上博士帽當然是值得終生引以為榮的成就。在美國社會,有博士學位的人,名字前通常會印上博士頭銜。亨利·基辛格這樣名滿天下的國際政治大家,從幾十年前到如今逾95歲高齡,他習慣的稱呼既不是國務卿先生也不是基辛格大師,而是“基辛格博士”。
美國的博士學位制度,最初是搞“拿來主義”,以德國的哲學博士學位為借鑒樣板。1861年,耶魯學院(即今耶魯大學)授予了美國歷史上首批3名博士,為美國博士學位制度之始。150多年來,美國陸續(xù)拓展出新的博士類型,既與歐洲等國家“互鑒”,又獨具特色。
目前,美國教育部下屬國家教育統(tǒng)計中心將美國博士學位分為三類進行統(tǒng)計:研究型博士,即常規(guī)意義上學術領域的博士,要在原創(chuàng)研究基礎上寫作博士畢業(yè)論文并進行答辯;職業(yè)應用型博士,如法學博士、醫(yī)學博士、工程博士等,不一定要畢業(yè)論文但得有實踐經(jīng)驗;其他類型博士,即放不進前兩個籃子的其他類型博士。
不僅此博士不同于彼博士,美國學位制度還有一個相對不那么廣為人知的特色,那就是:并非所有高校都開設博士項目,亦非所有專業(yè)都有博士學位。美國高校也分類型,文理學院大都把重心放在本科生教育;研究型大學則強調(diào)學科建設和研究成果,高度看重博士項目!犊▋(nèi)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直接把美國研究型大學歸類為“博士大學”(Doctoral Universities),限定有資質(zhì)頒授至少20個研究型博士學位的大學方能擁有研究型大學的名頭。按美國教育部最新統(tǒng)計,全美有逾4200所頒發(fā)文憑的高校;而根據(jù)《卡內(nèi)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2018年最新版,全美總共只有422所大學達到研究型大學標準。
本碩專業(yè)都是電影和媒體學,目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電影學方向博士學位的侯弋飏告訴記者,在美國,影視演員不是一個與學科、學歷掛鉤的行業(yè),大量演員都非科班出身。兩奪奧斯卡影后的朱迪·福斯特雖是耶魯畢業(yè)的學霸明星,但在成為學霸前就作為童星出道多年。美國多所高校設立影視表演類專業(yè),但并無博士學位可供攻讀,一般都是碩士到頂。
美國高校普遍允許本科畢業(yè)生直接申請讀博,讀博過程中可以拿到碩士學位就走人,這種情形在理工科尤為常見。但據(jù)弗吉尼亞大學藝術史和建筑史項目博士研究生趙晉超介紹,在文科領域,前期積累十分重要,很多學生先拿碩士學位后申請讀博,不少人甚至擁有不止一個碩士學位。
有個常見的比喻說,本科研究機器,碩士研究零件,博士研究螺絲釘,當代學術研究越往高處,越是狹窄。但已經(jīng)度過4年讀博時光的趙晉超說,實際上,在美國讀博,知識廣度也很重要,頭兩三年選課內(nèi)容尤其追求在既定領域內(nèi)盡可能廣泛,很多博士生會在此基礎上重新修改和調(diào)整申請時定的課題方向。不僅如此,她經(jīng)歷的博士資格考試,要考一主兩輔三個領域,這種安排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博士生的知識廣度,確保他們對與主課題相關的領域也有足夠了解,避免視野狹窄。
- 上一篇:2019年秋季美國高中補錄學校推薦
- 下一篇: 美國熱門研究生院的獎學金,你能申請上嗎?
-
有疑問在線咨詢老師
咨詢時間:9:00-23:00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請撥打電話咨詢咨詢時間: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