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是怎么看待“體育生”的?
不明白為什么還會有人認為特招生是受照顧的?
在美國,培養(yǎng)一個特招生比攀藤難多了,每個藤校每年至少招1000個孩子,再加上S跟M,一年至少1萬個孩子可以上頂尖的學校。可是,特招生才幾個?
有些項目需要童子功,需要3-5歲起步。
需要家長、孩子持續(xù)多年的努力,包括各處參加比賽。
家長需要有足夠的財力支持。
>>>在線咨詢請點擊
優(yōu)秀的運動員一定EQ高,毅力、體力、天賦、訓(xùn)練水平等等,內(nèi)在、外在的條件一樣不可少。美國高中很多搞體育的孩子學習也是拔尖的。很多D3學校校隊的GPA 比全校的平均分還高。特招生很多是為了上個好大學,學習上一樣不差,將來找工作,特招生也是一大亮點。
體育并不是很多學霸家長的強項,很多網(wǎng)友對體育招生的理解還停留在國內(nèi)特招的層面。華人對學習成績總是津津樂道,無比自豪,其實你的孩子比別人花了更多時間學功課,成績自然就應(yīng)該好,
在體育上花時間是一個道理。能達到(美國大學)特招水準的,每周訓(xùn)練、比賽時間不會少于10h,總訓(xùn)練時間5000h(職業(yè)運動員需要至少10000h)。人家花了那么多的能量在體育上,學習上花的時間肯定少,即使成績稍差一點,學習能力也是夠格的。
>>>在線咨詢請點擊
體育是學會在這個弱肉強食社會里生存的有效方式!
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崇尚肌肉,弱肉強食的社會里,在這個社會怎樣生存其實是顯而易見的。真正的競爭不是在幾個華人之間,如果孩子將來要成為行業(yè)的佼佼者,身體,意志,協(xié)作意識都要從小培養(yǎng),鍛煉身體,玩體育是一種有效方式。
堅持鍛煉是一種生活方式,培養(yǎng)體魄,磨練意志,鍛煉團隊意識。至于出不出成績其實是次要的,孩子要有興趣才行。要是為了求學才做,那就走歪了。孩子在智力體力上占優(yōu)勢,做主力的機會才會更大。
干體育的孩子大多外表招人喜歡,通過體育鍛煉,擁有一副好身體,陽光的性格。在哪里競爭都不會吃虧。話說回來,即使當不了特招生,培養(yǎng)孩子好的運動習慣,讓他們受益終生,才是對孩子們最好的投資。
推薦閱讀:
-
有疑問在線咨詢老師
咨詢時間:9:00-23:00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請撥打電話咨詢咨詢時間: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