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雅思口語是一場許多小烤鴨窒息的考試。Why? 因為你需要跟一個陌生人,用并非自己母語的語言,面對面進行一場11-14分鐘的交流。更讓人頭疼的是,準備了許久的雅思題庫,碰上了考官銳利的雙眼,在你P2的陳述結束的時候,考官突然來一句“Have you prepared for this topic before?” 。那一瞬間的靈魂發(fā)問,相信會讓許多的小朋友大朋友們都背脊一涼,sans值狂掉。
那么,如何真正的在雅思考試當中,一舉斬獲高分呢? 其實,除了必要的內(nèi)容準備之外,“交流感”在雅思口語考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什么是交流感呢?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1-4月的雅思口語題庫中,存在一題“Do you have a lot of furniture in your home?” 很多同學在回答這種類型的題目的時候,喜歡去給到針對此題的 “標準答案”, 比如“Yes I do. I have lots of furniture in my home. I have a sofa, a bookshelf, 2 beds and etc.” 雖然看起來這個答案非常切題,但是這樣的回答,是沒有靈魂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在一個中文的語境中,你會用這種方式去回答類似的提問嗎? 如果是在日常交流中,有人問出“你家有很多家具嗎?”這樣的問題,你的第一反應又是什么呢?我相信很多同學的第一反應不會是“是的,我家有很多家具,比如一個沙發(fā),一個書架,兩張床,等等”。
大家的正常反應,應該會是先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隨后遵循著“我要做個有禮貌的人類”這樣的原則, 回答“嗯…對,還挺多的,跟大多數(shù)的家庭差不多,就那些大家都會有的家具,像床啊沙發(fā)啊書架啊這些。” 那么這樣子的內(nèi)容用英文表達就會是:“ Uhm… Yep. We got quite a lot of furniture in our home, just like most of the other families in China. You know, we have like sofa, bed, shelf and etc.”
當我對比這兩種回答,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后一種回答不僅更地道,而且更能給到一種交流感,這是在雅思口語這一項,想要拿到高分很關鍵的一點。
So, 如何在自己和考官對話的這11-14分鐘內(nèi),形成一種交流感呢?我們需要遵循以下幾個交流的原則:
1-內(nèi)容準備 — 要準備那些聽起來像是朋友之間對話的內(nèi)容,需要符合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交流邏輯。比如回答Do you like singing? 不用迎合這個問題,如果不喜歡就說自己不喜歡,沒有天賦好啦(Not really, I actually find myself not talented in this area, I don’t think I have ever sung an entire song.)
2-斷句和語調(diào) — 需要有正常的斷句和有起伏的語調(diào),拒絕語調(diào)平平的背誦,或是朗誦等令人害怕的交流風格。
3-換位思考 — 比如一個只存在于我的文化中的概念,我該怎么描述才能讓作為外國人的考官更好的去理解這個概念?例如如果講到了粽子,那么可以說 The food I would like to describe is called Zongzi, it’s basically just rice wrapped by some leaves, and it’s in this particular irregular shape that I cannot really describe unless I draw you a picture, so, …)
4-手勢和面部表情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英語其實是一個相比傳統(tǒng)中文更外顯的語言,也就是說在談話的時候,會加入很多的手勢和面部表情,所以大家在考試的時候,也不要變身沒有感情的機器哦,可以多用手勢和面部表情來輔助交流和情緒的表達。
看到這里,雅思口語中的交流感,你悟了嗎?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考出理想的好成績,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