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累計解答了位高考生的升學問題

咨詢時間: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頁> 考培資訊> 雅思> 口語> 雅思口語考試時,如何收買考官

雅思口語考試時,如何收買考官

關鍵字  雅思口語考試 雅思口語考試時如何獲得考官好感 雅思口語考試如何收買考官
2018-09-19 來源:新通外語網(wǎng)igo99.cn 作者: 閱讀量: 手機閱讀

導讀

雅思口語考試其實是從考官打開錄音筆的那一刻開始的,當你走進門坐下check ID的時候,此時考官就已經(jīng)在給你打印象分了。假如你白美or高帥,而剛好遇到一個顏值派考官,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印象。

雅思口語考試其實是從考官打開錄音筆的那一刻開始的,當你走進門坐下check ID的時候,此時考官就已經(jīng)在給你打印象分了。假如你白美or高帥,而剛好遇到一個顏值派考官,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印象。但當你一口濃濃地方口音(當然不是倫敦音)再加上結巴的英文遞交你的ID給考官時,你的分數(shù)已經(jīng)從5分開始計算了。

so,關于雅思口語考試的各位烤鴨們,不要以為ID check這個部分不關考試的事情,考官在“走程序”的20-30秒問出那幾個標準問題時,已經(jīng)在心里默默給你打分了。因此希望各位都來好好學習,如何從一進門就勇敢做一個“心機boy & girl“,快速獲取考官好感,利用考前的ID Check過程來提高你的口語基礎分!

 

標準問題一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My name's John. Can you tell me your full name, please?"

回答時應注意:

(1) 不要說“Good morning, Mr. John."

因為Mr., Miss, Mrs. and Ms,只是用在姓氏之前。而考官告訴你的通常只有名沒有姓。比較合適的回答是:“Good morning, John. My name is Yang Yiming.”

(2) 說自己的名字的時候一定要發(fā)音清晰

因為考官是在核實你的身份,不要因為你發(fā)音不清晰重復名字然后耽誤了考試時間。

(3) 不要調整名字順序,以為說成“Yiming, Yang”比較洋氣,按照正常的中文發(fā)音順序說你的名字就可以了。

(4) 不用說你的英文名

有童鞋很著急表現(xiàn)一下:“My name is Yang Yiming but you can call me Robert.”

是的,不用說你的英文名,因為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問你英文名;卮鹆诵Ч赡軙m得其反,讓考官會有種你準備啟動口語模板的趕腳。

(5) 不要說“Yang is my family name and Yiming is my given name.”

灰常特別尤其十分的很啰嗦,請直接簡單粗暴說出你的名字好嗎。

標準問題二

“What can I call you?”

回答時應注意:

(1) 如果選擇英文名,要盡量選擇常見的英文名。

(2) 要保證英文名發(fā)音清晰準確,不要把自己的英文名發(fā)音都搞錯了,會給考官留下灰常不好的印象。

(3) 不要說“You may call me Robert.”因為“may”這個情態(tài)動詞一般表示允許的意思,感覺是上級在跟下級說話?梢哉f:“Please call me Robert.”或是 “ You can call me Robert.”

(4) 更不要說神馬“All my friends call me Robert”,這個答案聽上去很像你復習時口語書上的模板,考官已經(jīng)聽過好多同款模板啦。

標準問題三

“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re from?”

回答時應注意:

(1) 這個問題實際上等同于“Please tell me where you’re from.”所以不要用“yes”開頭,然后再說來自哪兒。

(2) 只說你來自哪個省或是哪個市都不完整,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兩方面信息都涵蓋,如:“I'm from Wuhan, Hubei Province.”

(3) 千萬不要說:“I came from Wuhan, Hubei Province.”這里需要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而不是過去時態(tài),所以發(fā)音一定要注意:come不要發(fā)成came。

(4) 不要多此一舉:“I come from Wuhan, which belongs to Hubei Province. ” belong to這個短語用在這里本來就是錯誤的表達。

標準問題四

“Could I see your identification, please?”

回答時應注意:

(1) 考官讓考生出示準考證,所以這個問題可以不回答,只是簡單將準考證給考官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2) 如果確實要在出示準考證的時候說什么,建議可以簡單的說:“Sure!” 或是 “Ok!”同時將ID card遞給考官。

(3) 千萬不要說:“Here you go.” 或者 “There you go.”這兩個短語其實太隨意了,說不好還會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而且,一般是用在給乞丐錢或是給小孩子零食吃的時候。

(4) 有些童鞋會說:“Of course.”或者是 “Of course. Here you are.”建議盡量不要用“Of course.”這顯得過于禮貌正式。

eg.比如在餐廳吃飯的時候顧客問“Could I have a menu, please?”

服務員回答時才說:“Of course, Sir. Here you are.”

一般而言,開場的這四個問題沒有出現(xiàn)明顯錯誤的話不會給考生扣分。但是不太合適的回答會給考官不太好的印象。第一印象對于雅思考生而言比較重要,所以還是要注意表達的準確性。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

 

平穩(wěn)度過ID Check環(huán)節(jié)后,烤鴨們的口語考試就正式開始了,雖然考試僅有短短十幾分鐘,但考驗的不只是我們的語言應用能力,更是短時的反應、聽力以及應對各種問題的思路及技巧。

考試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如下這些問題,一起看看如何應對吧!

一、當你猶豫的時候

如果你遇到新題,需要時間思考,那么你可以用以下常用的幾種句型(大約30秒):

1. This is a tough question. I have never heard about it, nor have I ever read about it (倒裝句豐富句型).

2. Give me a few seconds for me to search every piece of information in my head now.

3. It is an abstract question. I know little about it.

4. Are you asking me something about+你重復一下句子中的關鍵詞…?

5. Have I given enough information? It would be great if you could give me more.

6. Am I making myself clear?

7. Now you want me to talk about it. But I don't have too much to say.

8. Give me a few seconds for me to organize my thought a little bit.

二、簡單過渡詞

如果你不需要這么長的思考時間,你可以說這些簡單的過渡詞:

1.“ well”

2.“you know”

3.“actually”

4.“I mean”

5.“personally”

6.“to be honest”

7.“on the other hand”

8.“frankly”

三、沒聽懂時

如果你對于考官的問題,你沒有聽懂,可以用以下常用的幾種進行詢問:

1. 如果單單是因為緊張,沒有聽清楚問題,儒家思想不可拋--不恥下問,當然,問也是有學問的,下面有兩種場景:

1) 場景一,當你沒有聽懂時,可用:Could you please paraphrase (轉述) that question/topic? / I'm not exactly sure what you mean +某一個生詞…或者當你聽到這個詞不是很確定其意思的時候也可以用。

但是這個句子也不能經(jīng)常用,你知道,如果經(jīng)常用了就要扣分了,大家控制在1-2次。

2) 場景二,當你對考官所提問的內容不熟悉或完全沒有聽說過時,可用:I'm not exactly sure how to answer that question, but perhaps+加點你知道的一點皮毛,或是你聽別人說的而已

That's rather difficult question, but I wonder ifcould give m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at.

I'm sorry, but I don’t know much about…

2. 如果你一來二去依舊聽不懂或聽不清,那多半是你的聽力也有待于提高,一個很好的聽力者才會是一個很好的口語表達者。聽說讀寫從不分家,你要給力地復習了,并且慢慢要開始適應各種不同的語音,因為考官可不單單是來自英國的。因此分數(shù)給不給力就看你平時賣不賣力了。

四、評價考官的問題

1.That's difficult to answer, but (maybe)…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是(也許)...

2.I’m sorry, but I don’t know much about…but perhaps…

不好意思,但是我對于...不是很了解,但是也許...

3.Maybe I can answer your question by telling you about a personal experience I had.

也許我可以通過告訴你一個我自己的經(jīng)歷來回答你的問題。

4.Tha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let me see. Well, I suppose that…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讓我想想,恩我認為...

5.Yes, that's a big issue.

是的,那是一個大問題。

五、 換一種方式重述

1.In other words, I am…

換一種方法來說,我...

2.And that means…

這說明...

3.Let me put it another way,…

讓我用另一種方法來說吧...

4.What I’m suggesting is…

我想說明的是...

5.All I’m trying to say is…

我在試著說明的是...

6.What I’m getting at is…

我想要講的觀點是...

7.If I can rephrase that…

如果我可以換一種說法的話...

8.Perhaps I should make that clearer by saying…

也許我可以通過說明...來使(我的觀點)更清楚

9.Perhaps it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o say…

也許這樣說會更準確...

10.The point I’m making is that…

我想要闡述的觀點是...

六、補充

回答完畢,詢問考官是否還需補充其它信息。

1.Have I given you enough information?

我給你足夠的信息了嗎?

2.Would you like me to tell you more about…?

你想要我告訴你更多關于。。。嗎?

3.Is that all you’d like to know?

這些是你想要知道的全部嗎?

新通國際教育集團成立多年以來,精英團隊植根中國,致力于為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及海外投資發(fā)展提供專業(yè)優(yōu)質的服務,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積極的海外傳播者。(總部:浙江杭州)作為中國出國和留學服務行業(yè)的領航者,成立20年以來,精英團隊植根中國,面向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

  • 有疑問在線咨詢老師

    咨詢時間:0:00 ~ 24:00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詢時間:8:00 ~ 24:00

定制備考方案
留學快讀通道

課程推薦

更多課程+

新通為您定制更適合您的學習方案

想要獲取更多考試培訓信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lián)系到距離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撥打新通教育咨詢熱線:400-618-8866;

2、點擊【立即咨詢】 ,我們會有課程老師為你解答考試難題;

3、完成以下表單,輕松預約,預約獲取定制學習方案的機會。

姓名
聯(lián)系電話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廣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漢
  • 蘇州
  • 太原
  • 濟南
  • 合肥
  • 天津
  • 鄭州
  • 長春
  • 寧波
  • 舟山
  • 溫州
  • 成都
  • 重慶
  • 西安
  • 南昌
  • 廈門
  • 福州
學習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國際高中備考班
  • A-level
  • AP
馬上預約

定制學習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國際高中備考班
  • A-level
  • AP
獲取你的學習方案

*溫馨提示:新通承諾絕不泄露您的個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動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廣州
  • 杭州
  • 合肥
  • 濟南
  • 南昌
  • 南京
  • 寧波
  • 青島
  • 廈門
  • 上海
  • 深圳
  • 蘇州
  • 太原
  • 天津
  • 溫州
  • 武漢
  • 西安
  • 長春
  • 長沙
  • 鄭州
  • 重慶
  • 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