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一直以來是中國考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常常覺得一開始寫作文就大腦空白,言之無物。最后啰啰嗦嗦一大堆,離題越來越遠。小編為大家整理了GRE寫作中中國學生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并詳細介紹了解決之道。
誤區(qū)一:文章冗長細枝末節(jié)過多
不少學生在寫作中的一大擔心就是文章的長度不夠,再加上對于“可適當增減細節(jié),不可字對字的翻譯”的誤解,于是便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力,加入了很多離題較遠的細枝末節(jié)。這樣的文章寫出來更像是一篇“大雜燴”,從中找不到任何主題。還有一些作文,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連貫性不強,邏輯思維混亂,讀起來讓人摸不到頭腦。
解決之道:理清思路,言之有物
很多人之所以寫不夠題目要求的作文字數(sh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于題目本身沒有理解透徹。建議不要急于下筆,而是先考慮清楚自己要說幾點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樣的。
作文開頭不要寫得太羅嗦,要找著恰當?shù)那腥朦c,快速入題,簡潔明快,結(jié)尾同樣不要拖泥帶水。建議多使用一些關聯(lián)詞。有了這些詞的連接,就會使文章變得語句通順,層次清楚。
誤區(qū)二:用中文思維串聯(lián)英文詞匯
一些同學在絞盡腦汁也寫不出英語作文的情況下,會先按照題目寫一個中文稿出來,然后再借助電子辭典翻譯出一篇所謂的英語作文。還有一些同學習慣性地用中文的表達方式來寫英語作文。這就造成了所謂的中國式英語作文。在這樣的作文里,我們常常讀到以下這類用中文的語法和英語單詞拼湊出來的句子:“When I was a child, my parents very love me。”(正確的表達:When I was a child, my parents loved me very much。)“The supermarket’s in front of is a guesthouse。”(正確的表達:There is a guesthouse in front of the supermarket。)。
解決之道:強化語法
要想流利的掌握一門外語,你需要能夠使用該語言思考,而不用在頭腦里來回翻譯。而將中文式思維轉(zhuǎn)變?yōu)橛⒄Z思維的最根本的途徑之一就是強化語法知識。很多同學的詞匯量很豐富,但是對于怎么用,什么時候用卻并不明白。而這些恰恰是語法知識所能告訴我們的。哪些詞要用在句中,哪些詞應該用在句尾,語法里都有相應的規(guī)定。一旦用錯了位置就會寫成英國人看不懂的英語作文。另外,對于詞匯所存在的不同的形態(tài)也應該注意。
誤區(qū)三:過分“精雕細琢”而忽視了“大局”
不少同學在寫英語作文時,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優(yōu)美的文筆”上面。因此,他們不停地用電子辭典搜集華麗的詞藻,并運用難度頗高的句式,以期能讓自己的作文“技高一籌”。但事實上,多數(shù)情況下會弄巧成拙。太生僻的單詞同學們運用起來并不能得心應手,而且使用太復雜的句型也常常會出錯。還有一些同學為了使句式錯落有致而將句子隨意斷開,或者是在句中插入一些短語,如果運用不當會有嘩眾取寵之嫌,反而會使作文質(zhì)量下降。
解決之道:用平常心表達平常事
寫作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邏輯、詞匯和語法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來完成一個寫作任務,但并不苛求學生去做標新立異的創(chuàng)作。因此同學們無需力求完美地到電子辭典里去找生僻的詞匯,也不需要寫得多么高深莫測,而是應該抱著平常的心態(tài)去描述自己看到的東西,表達自己想到的內(nèi)容,將學過的詞從記憶深處調(diào)動出來,復習語法課上學到的知識。
同時,考生應注意用一些能反映自己觀點的詞,從而增加文章的韻味。很多情況下,用這樣的心態(tài)寫出來的東西內(nèi)容雖簡單但不乏生活氣息,語言雖稚嫩,但卻準確易懂。
以上就是關于GRE寫作中常見誤區(qū)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充分消化吸收,在平時的備考中多加鍛煉,在練習中有意改掉這些不好的寫作習慣。更多關于GRE考試的資料,請繼續(xù)關注新通教育網(wǎng)站。
如有疑問,歡迎聯(lián)系在線老師或撥打新通教育免費熱線。
微信“掃一掃”,考試資訊早知道,掃碼關注,會有驚喜和禮品等你哦。
咨詢時間:0:00 ~ 24:00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
咨詢時間:8:00 ~ 24:00
根據(jù)您提供的信息
新通留學專業(yè)顧問將為您制定專屬選校方案
請保持手機暢通,注意接聽來電
想要獲取更多考試培訓信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lián)系到距離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撥打新通教育咨詢熱線:400-618-8866;
2、點擊【立即咨詢】 ,我們會有課程老師為你解答考試難題;
3、完成以下表單,輕松預約,預約獲取定制學習方案的機會。
*溫馨提示:新通承諾絕不泄露您的個人信息
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