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累計解答了位高考生的升學問題

咨詢時間: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頁> 考培資訊> SAT> 閱讀> SAT閱讀詞匯題主要考察哪些能力?

SAT閱讀詞匯題主要考察哪些能力?

關鍵字  詞匯題 考察 SAT閱讀
2014-09-23 來源:互聯網 作者: 閱讀量: 手機閱讀

導讀

詞匯題是SAT閱讀考試中一種十分常見的題型。這種題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考查考生能否正確理解在特定語境中單詞的具體含義,看似簡單好做其實特別容易失分。更多托福要點、資訊敬請關注新通外語培訓網(www.igo99.cn)托福頻道,也可撥打400-618-0272免費熱線!

詞匯題是SAT閱讀考試中一種十分常見的題型。這種題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考查考生能否正確理解在特定語境中單詞的具體含義,看似簡單好做其實特別容易失分。

SAT閱讀詞匯題考察一:詞匯能力

SAT要求的詞匯量大概是12000-15000詞,對于中國的高中生而言,詞匯量一般在3000詞左右,即使學過托福,也基本只能達到6000詞左右,因此,詞匯的匱乏往往是阻礙考生正確解SAT填空題的最大障礙。例如下面這道OG(Official Guide,官方指南)上的題:

Some scientists speculate that a small pterosaur of the Jurassic period known as Sordes pilosus had ____ wings that were thin, pliable, and somewhat transparent.

A. callous B. arable C. inflexible D. membranous E. viscous

盡管前面出現了一些專有名詞,事實上對解題并沒有多大的障礙。重要的是后面的從句“that were thin, pliable, and somewhat transparent”,即“薄的、柔軟的、有些透明的”,選項中哪個詞能表達出這樣的意思呢?有些學生一看選項就蒙了,基本上不認識。這道題就是一道完全意義上的詞匯題了,正確選項是D,表示“膜狀的”,恰好符合“薄的、柔軟的、有些透明的”之意。

另外,大家需要認識到的一點是,SAT填空題對單詞的考察,不考察詞性、時態(tài)、及物與否等性質,換言之,需要填入形容詞的地方,給出的五個選項肯定都是形容詞,大家不能從這一點上來排除選項,這也是SAT填空題和國內英語考試填空題的不同點所在,因此大家備考SAT時,應重點記憶詞義。

SAT考試難以突破高分?新通五星名師一對一精心講解SAT閱讀技巧!

免費試聽課      馬上預約!   免費咨詢熱線:400-618-0272

SAT閱讀詞匯題考察二:閱讀能力

事實上,一道填空題就是一個小的context,對填空題的解答也考察考生的基本閱讀的能力,這也是填空題會作為Critical Reading的一部分出現的原因所在。例如下面這道題:

Although a change in management may appear to _____ shift in a company’s fortunes, more often than not its impact is _____.

A. hinder…measurable

B. promote…demonstrable

C. accelerate…profound

D. betray…fundamental

E. augur…inconsiderable

題干中出現了more often than not這個表達,事實上,這個短語就等于often。但是有些同學就會由于不熟悉這個表達而造成理解句意的障礙。事實上,這道題用SVO(主謂賓)的解題法是很容易解出答案的。首先,抓從句主干:change may appear to ___ shift,由于change和shift都表達“變化”之意,S和O屬于同性質的名詞,因此,第一次應該選一個加強詞。排除A和C。又由于although是一個取反詞,從句與主語之間應該有反義關系存在,(如果對more often than not錯誤理解,誤以為其間的not也有取反之意,那就恰好弄反了),因此,后面應該選一個削弱詞或負面詞,因此答案為E。句意為:盡管管理層的變動似乎會預示著一個公司命運的改變,但事實上,這種變動的影響是很微不足道的。

SAT考試還有疑問?  來新通【馬上咨詢】

咨詢熱線:400-618-0272

SAT閱讀詞匯題考察三:邏輯分析的能力

在SAT填空題里,無外乎兩種邏輯關系,一種是同義重復,另一種為反義重復。

同義重復的例子如下所示:

Responding to criticism that the script was rambling and ____, the new screenwriter revised the dialogue for greater succinctness and ____.

A. engaging…simplicity

B. subjective…ambiguity

C. muddled…clarity

D. terse…emptiness

E. difficult…abstraction

首先,由and連接rambling和空格一,因此需要選一個與rambling近義的詞。同理,第二空通過and與succinctness連接,因此,需要選擇一個succinctness的近義詞。因此答案為C。這樣的分析之后,甚至是不能很完整的理解句意,也不會造成解題的障礙了。

這一點同樣還能給我們的SAT備考帶來一些啟示:即我們在記憶單詞的時候,最好是詞以類記。上面這一道題中,就出現了好幾個表達“簡潔”之意的詞,例如:succinctness, simplicity, clarity, terse等等。

反義重復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例如:

To avoid being ____, composer Stephen Sondheim strives for an element of surprise in his song.

A. erratic B. informal C. elaborate D. predictable E. idiosyncratic

這道題出現了“avoid”(避免)這個實意取反詞,前半句說到為了避免一種情況,Stephen在尋求一種surprise的元素。因此,空格應該是選擇一個與surprise相反的詞,正確選項為D。

有時候,同義重復和反義重復是會并存的,例如下面這道題:

Although visitors initially may find touring the city by subway to be ______, they are pleased to discover that subways are an inexpensive and ______ way to get around.

A. wasteful…generous

B. daunting…efficient

C. extravagant…prohibitive

D. convenient…solitary

E. enjoyable…easy

首先,由于第二空由and與inexpensive連接,第二空應該是一個和inexpensive性質相近的詞,排除A、C、D。又由于從句出現although這個取反詞,因此第一空應該選擇一個負面詞,因此,答案為B。

以上,筆者就SAT填空考試中對考生來說最重要的三個方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我們不難看出,如果考生在復習和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對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分別進行強化和訓練,攻克SAT填空題目將不會是一件難事。

關鍵詞:詞匯題 考察 SAT閱讀 SAT考試

推薦閱讀>>>

      

 報名SAT考試團 考前免費指導                2014年SAT考試時間

  • 有疑問在線咨詢老師

    咨詢時間:0:00 ~ 24:00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詢時間:8:00 ~ 24:00

定制備考方案
留學快讀通道

課程推薦

更多課程+

新通為您定制更適合您的學習方案

想要獲取更多考試培訓信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到距離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撥打新通教育咨詢熱線:400-618-8866;

2、點擊【立即咨詢】 ,我們會有課程老師為你解答考試難題;

3、完成以下表單,輕松預約,預約獲取定制學習方案的機會。

姓名
聯系電話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廣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漢
  • 蘇州
  • 太原
  • 濟南
  • 合肥
  • 天津
  • 鄭州
  • 長春
  • 寧波
  • 舟山
  • 溫州
  • 成都
  • 重慶
  • 西安
  • 南昌
  • 廈門
  • 福州
學習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國際高中備考班
  • A-level
  • AP
馬上預約

定制學習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國際高中備考班
  • A-level
  • AP
獲取你的學習方案

*溫馨提示:新通承諾絕不泄露您的個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動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廣州
  • 杭州
  • 合肥
  • 濟南
  • 南昌
  • 南京
  • 寧波
  • 青島
  • 廈門
  • 上海
  • 深圳
  • 蘇州
  • 太原
  • 天津
  • 溫州
  • 武漢
  • 西安
  • 長春
  • 長沙
  • 鄭州
  • 重慶
  • 舟山